白环俞

白环俞(Báihuánshū,BL30)

白环俞,经穴名。出自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别名:腰俞。玉环俞、玉房俞。

腧穴释义

白,即白色;环,指玉环;俞,同“输”或作“腧”,意均同,有转输、运输、输注之义。穴其处与脐相应,为人之命脉根蒂,为藏精之所。穴虽与白环不正对,而气机相通,正应其处,妇女带下和男子遗精一般略呈白色,本穴可治此类病症,故名白环俞。

腧穴功用

调理经带、益肾固精。

腧穴定位

简便定位:在骶区,横平第4骶后孔,骶正中嵴旁开1.5寸。

解剖定位:在臀大肌,骶结节韧带下内缘;有臀下动、静脉,深层为阴部内动、静脉;布有臀中和臀下皮神经,深层为阴部神经。

主治病证

1、遗尿,遗精;

2、月经不调,带下;

3、疝气;

4、腰骶痛。

腧穴操作

直刺1-1.5寸。局部酸胀,有麻电感向臀部放散。艾炷灸或温针灸5-7壮,艾条温灸10-15分钟。

临床运用

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、子宫内膜炎、小儿麻痹后遗症、下肢瘫痪等。

常用配伍

1、配三阴交穴、肾俞穴治疗遗尿、月经不调;

2、配承扶、大肠俞主治小便不利;

3、配委中主治腰背痛。

古籍摘要

1、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:“治腰脊挛急痛。”

2、《针灸大成》:“主手足不仁,腰脊痛,疝痛,大小便不利,腰髋痛,脚膝不遂,温疟,腰脊冷痛,不得久卧。”

3、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腰脊强痛,不能俯仰,起坐难,手足不仁……腰尻重不举。”

4、《类经图翼》:“白环俞……一云主治梦遗白浊,肾虚腰痛,先泻后补,赤带泻之,白带补之,月经不调亦补之。”

5、《类经图翼》:“手足不仁。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