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泺

消泺(Xiāoluò,TE12)

消泺,经穴名。出自《针灸甲乙经》 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位于臂后区,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,肘尖上5寸。在肱三头肌肌腹之间,有中副动、静脉末支,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。主治头痛、齿痛、项背痛。直刺1-1.5寸。

腧穴释义

消,散也。泺,泊也。穴在上臂外侧,当肱三头肌肌腹中间之浅凹处,三焦脉气流注此穴,似水流入散泊之中,故而得名。

腧穴功用

清三焦热,活络止痛,镇惊息风。

腧穴定位

简便定位:位于臂后区,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,肘尖上5寸。

解剖定位:在肱三头肌肌腹之间。有中副动、静脉末支。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。 

主治病证

1、头痛。

2、齿痛。

3、项背痛。

腧穴操作

正坐垂肩,先取三角肌后下缘与肱骨交点处的臑会穴,当臑会与清冷渊之间的中点处是穴。直刺1-1.5寸。艾炷灸3-5壮,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

临床运用

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、项背强痛、牙痛、癫痫等。

常用配伍

1、配本神穴、通天穴、强间穴、风府穴、喑门穴等治项如拔不能回顾。

2、配丝竹空穴、瞳子髎穴、客主人穴、攒竹穴、地仓穴等治急惊风。

3、配脑户穴、通天穴、天突穴治瘿瘤。

古籍摘要

1、《针灸甲乙经》 :“头痛,项背急,消泺主之。”

2、《考穴编》广注:“肩下三寸,肘尖约去六寸,臂外骨内肘斜分间。

3、《医宗金鉴》:“从清冷渊上行肩下背外肘上分肉间。”

4、《新针灸学》:“天井穴上四寸,臑会穴下四寸。”

5、《中国针灸学》:“在上膊外面,三角肌停止部之后下方一寸处。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