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井

天井(Tiānjǐng,TE10)合穴

天井,经穴名。出自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位于肘后区,肘尖上1寸凹陷中。在肱骨下端鹰嘴窝中,有肱三头肌腱,有肘关节动、静脉网,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。主治耳聋、癫痫、瘰疬、瘿气、偏头痛、胁肋痛、颈项肩臂痛、肘劳。直刺0.5-1寸。

腧穴释义

本穴为手少阳之合,属土。土地出水曰井。穴在上臂尺骨鹰嘴之上居天位,其处凹陷颇深,犹似深井,故而得名。

腧穴功用

疏通三焦,利转安神,舒筋通络。

腧穴定位

简便定位:位于肘后区,肘尖上1寸凹陷中。

解剖定位:在肱骨下端鹰嘴窝中,有肱三头肌腱。有肘关节动、静脉网。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。

主治病证

1、耳聋。

2、癫痫。

3、瘰疬,瘿气。

4、偏头痛,胁肋痛,颈项肩臂痛。

5、肘劳。

腧穴操作

以手叉腰,于肘尖(尺骨鹰嘴)后上方1寸之凹陷处取穴。直刺0.5-1寸。艾炷灸3-5壮,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

临床运用

现代常用于治疗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、偏头痛、外眼角红肿、眼睑炎、扁桃体炎、荨麻疹、落枕、精神分裂症、忧郁症、颈淋巴结核、支气管炎、喉头痛、颈项神经痛、中风等。

常用配伍

1、配临泣穴治胸痹心痛。

2、配曲泽穴、灵道穴、神门穴、大陵穴、鱼际穴、二间穴、液门穴、少冲穴等治心惊恐。

3、配攒竹穴、小海穴、神门穴、金门穴、商丘穴、行间穴、通谷穴、心俞穴治癲痫。

4、配天柱穴治项强。

5、配肩髃穴、尺泽穴、少海穴、曲池穴、三里穴、合谷穴、外关穴等治肩臂痛。

6、配水沟穴、间使穴、大陵穴、三里穴、太白穴、丘墟穴、阳辅穴治胸胁痛。

古籍摘要

1、《会元针灸学》:“天井者,肚后叉骨空孔中如井,有阳气相生,故名天井。”

2、《子午流注说难》:“天井乃手少阳三焦经脉所入为合之土穴,穴在肘外大骨后上一寸两筋骨罅间陷中,肘前五寸有穴曰四渎,沟渎归于下流,而天井独居其上,盖有用之水,天一所生,著之井里,以各生化之用,故曰天井。”

3、《灵枢·本输》:“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。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