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孙

角孙(Jiǎosūn,TE20)

角孙,经穴名。出自《灵枢·寒热病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位于头部,耳尖正对发际处。有耳上肌,颞浅动、静脉耳前支,布有耳颞神经分支。主治头痛、项强、痄腮、齿痛、目翳、目赤肿痛。平刺0.3-0.5寸。

腧穴释义

角指耳上角,孙指支别之络。“支而横者为络,络之别者为孙。”手少阳之脉,其支者,从膻中上出缺盆,上项系耳后,直上出耳上角,交会于足少阳、手阳明。穴当耳上角,在手少阳经支脉别行之处,故名角孙。

腧穴功用

清热解毒。

腧穴定位

简便定位:在头部,耳尖正对发际处。

解剖定位:有耳上肌。颞浅动、静脉耳前支。布有耳颞神经分支。

主治病证

1、头痛、项强。

2、痄腮、齿痛。

3、目翳、目赤肿痛。

腧穴操作

正坐或侧伏,以耳翼向前方折曲,当耳翼尖所直之发际处,若以手按着使口能合,其处牵动者是。平刺0.3-0.5寸。艾炷灸1-3壮,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

临床运用

现代常用于治疗腮腺炎、牙痛、角膜白斑、视神经炎、视网膜出血、耳郭红肿、口周肌肉痉挛、口腔炎、咀嚼困难、呕吐、甲状腺肿等。

常用配伍

1、配小海穴治龈痛。

2、配听宫穴、翳风穴治耳部肿痛。

3、配太阳穴、头维穴、太冲穴治偏头痛。

古籍摘要

1、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足太阳有如颃遍齿者,名曰角孙。”

2、《素问·气府论》:“耳廓上各一。”

3、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在耳廓中间,开口有孔。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