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庭(Zhōngtíng,CV16)
中庭,经穴名。出自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龙颔。属任脉。位于上腹部,剑胸结合中点处,前正中线上。在剑胸结合上,有胸廓内动、静脉的前穿支,布有第5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。主治胸腹胀满、噎膈、呕吐、心痛、梅核气。平刺0.3-0.5寸。
腧穴释义
庭,指庭院。任脉沿腹中线上行,至穴处进入胸廓。喻脉气已由宫门(巨阙)而至宫廷院子,故以为名。
腧穴功用
宽胸理气,和胃降逆。
腧穴定位
简便定位:位于上腹部,剑胸结合中点处,前正中线上。
解剖定位:在剑胸结合上。有胸廓内动、静脉的前穿支。布有第5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。
主治病证
1、胸腹胀满、噎膈、呕吐等胃气上逆病证。
2、心痛。
3、梅核气。
腧穴操作
仰卧,于前正中线,当胸骨体与剑突之交界处取穴。平刺0.3-0.5寸。艾灸炙3-5壮,或艾条炙5-10分钟。
临床运用
现代常用于治疗哮喘、膈肌痉挛、呕吐、扁桃腺炎、食道狭窄、小儿吐乳。
常用配伍
1、配紫宫穴、涌泉穴治胸胁支满。
2、配中府穴治呕逆吐食下还出。
3、配紫宫穴、胆俞穴治饮食不下。
古籍摘要
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胸胁支满,膈塞饮食不下,呕吐食复出,中庭主之。”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