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年龄增长,老年人常常面临视网膜微循环障碍的困扰。这不仅仅是视力下降的问题,更是全身微循环系统衰退的警示信号。作为中医特色诊疗技术,通过观察甲襞微循环、足底热成像等方法,我们能更早发现这一病变。
视网膜微循环是全身最精密的毛细血管网络之一。研究发现,老年慢病患者中,有超过70%存在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微循环异常。这种微循环障碍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,既是因,也是果。持续的微循环障碍会导致组织缺氧,进而诱发炎症反应;而慢性炎症又会加剧毛细血管损害,形成恶性循环。
中医认为”目得血而能视”,视网膜微循环障碍与”血瘀”密切相关。通过辨证施治,中药能够多靶点改善微循环。如丹参、三七等活血化瘀药,可扩张毛细血管,降低血液黏度;黄芪、党参等补气药,能增强微血管收缩功能;当归、熟地等养血药,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。
临床研究表明,经过2-3个月中医药调理,老年人视网膜微循环状况显著改善,毛细血管网络更清晰,血氧指标提升,视力也有所好转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改善是全身性的,甲襞微循环、足底热成像等指标均有明显提升。
对于老年朋友而言,除了中药调理,适度的穴位按摩(如睛明、攒竹)、八段锦等功法练习,也能促进眼部微循环。每天坚持,帮助维护视力健康,延缓眼部衰老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