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知道,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的“常客”,它像一条潜伏的蛇,悄无声息地侵蚀着血管的健康。但这不仅仅是大血管的事,这种病变还波及到全身的微循环系统,形成所谓的“泛血管疾病”。
微循环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?其实它是我们身体内最小的血管网络,像大树的细枝末节,负责将血液输送到每一个细胞。而一旦这个大系统出现问题,身体各个部位都可能陷入局部缺血的困境。
以甲襞微循环为例,如果你指甲的根部发紫,活动后还能感到麻木,这可能就是微循环出了状况。再比如我们常忽视的视网膜,如果微循环不好,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,甚至眼底出血。而足底热成像则能更直观地看出微循环障碍,若脚底温度不均,就得警惕了。
中医怎么看微循环呢?中医把微循环看作是气血运行的“脉络”,认为它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紧密相连。例如,中医认为“肾主水”,所以泌尿系统的微循环不畅,可能表现为夜尿增多或尿液颜色深。而“脾主口”,口腔健康问题如口疮、牙周炎,也可能与脾胃的微循环有关。
这些症状在老年人身上尤为明显,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,血管弹性逐渐下降,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。再加上慢病缠身,老年人的微循环尤其需要养护。
那如何养好微循环呢?别急,中医养生有招!一是按摩促循环,特别是手脚的按摩,能刺激末梢神经;二是饮食调理,多吃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,如红花、桃仁;三是适当运动,比如八段锦,这不仅能锻炼身体,还能调和气血。
当然,现代医学手段也能帮助检测和改善微循环。通过毛细血管显微镜、甲襞微循环检测等手段,我们可以更早发现微循环问题,及时干预。
总之,动脉粥样硬化不只是大血管的事,微循环受损同样不能忽视。老年人尤其需要关注自己的微循环健康,通过中西结合的方法,科学养护,才能让每一个细胞都“喝”到充足的血液,享受健康的晚年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