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脉粥样硬化与泛血管疾病:从微循环看慢病管理

动脉粥样硬化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血管疾病,它不仅是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诱因,更是泛血管疾病的核心病理基础。所谓泛血管疾病,是指同时累及心、脑、肾、四肢等多部位血管系统的疾病谱,而微循环障碍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

在老年人群体中,动脉粥样硬化往往伴随着显著的微循环改变。通过甲襞微循环检查,我们可以观察到毛细血管迂曲度增加、血流速度减慢等特征;视网膜微循环检查则能发现视网膜动脉硬化、毛细血管渗漏等异常;而足底热成像微循环评估则可以早期发现局部缺血和血流分布异常。这些微循环改变不仅是疾病进展的标志,更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。

中医在微循环领域有着深刻的认识。从”气血运行”理论出发,中医认为微循环障碍与”气虚血瘀”密切相关。在临床实践中,中医通过舌诊、脉诊等特色方法评估微循环状态,并运用针灸、中药等治疗方法改善微循环功能。现代研究证实,某些活血化瘀中药确实能够改善毛细血管功能,促进微循环灌注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微循环障碍不仅影响心脑血管系统,还与泌尿系统、口腔健康等功能密切相关。研究表明,老年人常见的夜尿增多、牙周疾病等问题,都可能与微循环功能障碍有关。

在慢病管理方面,关注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规律运动、科学饮食、情绪调节等养生方法,可以改善微循环功能,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。对于已有微循环障碍的人群,建议定期进行微循环检查,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。

让我们从关注微循环开始,共同守护血管健康,预防和管理慢性疾病。记住,防微杜渐才是健康长寿的关键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