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甲襞到视网膜:透过微循环看慢病防治

当我们谈论健康时,常常忽略了人体最重要的”运输系统”——微循环。作为连接血管和组织的最后一道关卡,微循环的状态直接反映了我们的健康状况。

甲襞微循环是中医诊断中最常用的观察部位。通过显微镜,我们可以看到手指甲边缘的毛细血管形态。在慢病患者中,毛细血管常常呈现扭曲、断裂等异常。对于老年人群,甲襞微循环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、高血压等疾病的蛛丝马迹。

视网膜微循环则是观察全身血管状况的窗口。高血压患者的视网膜血管可能出现增厚、变形;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可能有渗出、出血等改变。定期进行眼底检查,不仅能够帮助血糖管理,还能为血压控制提供重要参考。

足底热成像技术为微循环检测带来了新突破。通过测量足部温度分布,我们可以直观了解下肢血液循环状况。对于糖尿病患者,这项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糖尿病足风险,做到早预防、早治疗。

中医养生重视”气血畅通”,这与现代医学的微循环理论不谋而合。通过中药调理、针灸推拿、适度运动等方式,能够改善微循环,促进健康。对于慢病患者,在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同时,重视微循环的养护同样重要。

微循环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着我们的健康状况。关注微循环,就是关注全身健康。让我们从细微处着手,守护生命的”最后一公里”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