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门

关门(Guānmén,ST22)

关门,经穴名。出自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上腹部,脐中上3寸,前正中线旁开2寸。当腹直肌及其鞘处,有第8肋间动、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、静脉分支,布有第8、9肋间神经分支,深部为横结肠。主治腹胀、腹痛、肠鸣、腹泻。直刺0.8-1.2寸。

腧穴释义

穴在梁门下一寸,意同梁门穴,均系胃之津梁关要,为胃气出入之重要门户,故名。

腧穴功用

消食和胃,健脾化湿。

腧穴定位

简便定位:位于上腹部,脐中上3寸,前正中线旁开2寸。

解剖定位:当腹直肌及其鞘处。有第8肋间动、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、静脉分支。布有第8、9肋间神经分支。深部为横结肠。

主治病证

腹胀、腹痛、肠鸣、腹泻等胃肠病证。

腧穴操作

仰卧,平脐上3寸,于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。直刺0.8-1.2寸。艾炷灸3-7壮,或艾条灸5-15分钟。

临床运用

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炎、胃痉挛、消化不良、肠炎、肠疝痛、便秘、遗尿、水肿等。

常用配伍

1、配神门穴、委中穴治遗尿。

2、配关元穴、水道穴、三阴交穴、归来穴治奔豚乳弦。

古籍摘要

1、《会元针灸学》:“关门者,胃气出入食下关,胆汁入胃助消化而润肠之门,故名关门。”

2、《腧穴学》:“此穴治泄泻,遗溺等门户不关之证,故名。”

3、《外台秘要》:“在梁门下五分;一云一寸,太一上。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