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浆

承浆(Chéngjiāng,CV24)

承浆,别称下唇、天池、鬼市、悬浆,出自《甲乙经》中。位于面部,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,在口轮匝肌和颏唇沟之间;有下唇动、静脉分支;布有面神经的下颌及颏神经分支。主治口歪、齿龈肿痛、流涎等口部病证;暴喑;癫狂。操作方法为斜刺0.3-0.5寸。

腧穴释义

承指受,浆指口涎。穴在下唇正中。口涎流出,此处承受,因名承浆。 

腧穴功用

祛风通络、通调任督。

腧穴定位

简便定位:在面部,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。

解剖定位:在口轮匝肌和颏唇沟之间;有下唇动、静脉分支;布有面神经的下颌及颏神经分支。

主治病证

1、口歪、齿龈肿痛、流涎等口部病证;

2、暴喑;

3、癫狂。

腧穴操作

斜刺0.3-0.5寸。

临床运用

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、齿龈炎、口腔炎、舌炎、癔病性失语、癫痫等。

常用配伍

1、配颊车、合谷、清热泻火,治下齿痛;

2、配颊车、地仓、合谷,调和气血,疏风通络,治口眼歪斜;

3、配廉泉,化痰降浊、通络开窍,治流涎。

古籍摘要

1、《肘后备急方》:“唇下宛宛中。”

2、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寒热凄厥鼓颌”,“痉口噤互引,口干,小便赤黄或时不禁”,“消渴嗜饮”,“目瞑,身汗出”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