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脉粥样硬化背后的微循环秘密

提到动脉粥样硬化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血管堵塞,但它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泛血管疾病。研究发现,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影响大血管,还会导致局部缺血,甚至破坏全身的微循环系统。

微循环是连接血管系统和组织细胞的桥梁,由毛细血管网构成,负责氧气和营养的输送。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时,微循环会首先受到影响。比如,甲襞微循环异常可能导致手指发冷、麻木;视网膜微循环障碍则会影响视力,是老年人眼底病变的早期信号;而足底热成像微循环检测可以提前发现下肢动脉硬化的征兆。

中医早在两千年前就认识到”血脉”与健康的关系。中医诊断特别关注舌下络脉、甲床色泽等微循环特征,将其作为判断气血运行的重要指标。现代研究发现,微循环异常与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,包括高血压、糖尿病等。

保护微循环,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。饮食方面,建议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,如绿茶、蓝莓等;运动方面,适度的有氧运动能促进毛细血管新生;生活习惯上,避免久坐、保持口腔卫生、注重泌尿系统健康都很重要。

老年人更要关注微循环,因为随着年龄增长,血管弹性下降,微循环功能也会减弱。定期进行微循环检查,如甲襞微循环观察或足底热成像扫描,可以及时发现血管异常,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。

记住,保养微循环就是保养全身健康。从今天开始,让我们一起关注这看不见的”生命之网”,为自己和家人撑起健康的保护伞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