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循环,这个听起来有点专业的名词,其实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。它指的是人体内最细微的血管网络,包括微动脉、毛细血管和微静脉,这些细小血管的总长度可达数万公里,如同一张遍布全身的“生命之网”。
视网膜微循环是观察全身微循环状态的“窗口”。通过眼底检查,医生可以评估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对微循环的影响。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,往往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,影响视力。
淋巴微循环则是保护我们免受感染的重要防线。它负责清除组织中的代谢废物和病原体,维护组织液平衡。当淋巴微循环出现问题时,可能会出现水肿、免疫力下降等症状。
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往往预示着疾病的发生。在炎症反应中,微血管通透性会增高,导致组织水肿;而在某些慢性病中,微血管通透性降低,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输送。
中医理论中的“气血运行”与现代微循环理论不谋而合。中医通过脉诊可以了解患者的微循环状态,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。传统的甲襞微循环检查也常被用来评估微循环功能。
保持良好的微循环对于预防和改善慢性病具有重要意义。老年人可以通过适度运动、合理饮食、保持心情愉悦等方式来改善微循环。中医养生方法如推拿、艾灸等都有助于促进微循环。
关注微循环,就是在关注我们的健康。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,保护好这张“生命之网”,为健康保驾护航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